首页 > 健康速递 > 正文

“惠民保”迭代升级 持续投保热潮能否重现

日期:2023-05-25 03:03:33 来源 : 同花顺财经

资料配图

5月24日,在详细了解2023年度“惠蓉保”保险产品条款后,成都市民王女士决定继续投保这份普惠型商业补充医疗保险。对于王女士而言,“价格没变,保险责任升级”是打动她的主要原因。

近年来,作为城市定制型商业医疗补充保险,“惠民保”在多地迅速扩容“圈粉”。在爆发式增长背后,面对同质化竞争等风险,“惠民保”也在逐渐求变。记者注意到,今年以来,多地继续对“惠民保”产品进行迭代升级。在扩展保障责任、降低免赔额、扩大投保范围的同时,对增值服务、缴费方式等进行调整。


【资料图】

■本报记者吉雪娇

A

多地“惠民保”持续升级

随着消费者健康管理及风险保障意识的提升,近年来,低门槛、低保费、高保额的“惠民保”在全国多地全面开花,呈现“井喷”态势。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22年12月底,全国共上线246款普惠险产品,累计保费规模约320亿元,总参保人次已达2.98亿。

随着各地纷纷开启续保窗口,“惠民保”再度引发关注。近日,上海、深圳、成都、南宁等多地陆续上线2023版“惠民保”,总体来看,各地“惠民保”产品普遍在原有基础上做了升级,在扩展保障责任、降低免赔额的同时,对投保范围、增值服务、缴费方式等进行调整。

如成都的2023年度“惠蓉保”在保费不变的基础上,针对连续参保人员,医保范围内个人自付医疗费用的年度累计起付线降至8000元,医保范围外个人自费医疗费用的年度累计起付线降低至1.3万元。且医保范围外个人自费医疗费用的报销比例提升至30%。

同时,保障责任新增全自费海外特定高额药品费用保障,使得保障更加全面。具体来看,全自费国内特药目录扩充至62种,加上新增的10种全自费海外特定高额药品,覆盖病种及适应症更广,全面实现高发肿瘤治疗药物全覆盖,且报销零免赔额。

此外,不同于此前主要面向各城市的基本医保参保群体开放,今年,更多的“惠民保”将新市民纳入了承保范围。在业内人士看了,其既扩大了“惠民保”的参保人群,又将在一定程度上解决新市民医疗保障不足的问题。

而在缴费方式方面,“惠民保”也进行了更多的尝试,目前,多个城市“惠民保”放开医保个账购买。以“深圳惠民保”为例,数据显示,截至5月23日,其近260万参保用户中,超75%参保人选择用医保个人账户余额支付。

B

消费者可按需投保

随着“惠民保”市场进入平稳发展期,目前,已开始进入项目深耕及精细化运营管理的阶段。

在此情况下,其持续迭代升级的路径有迹可循。在分析人士看来,当前“惠民保”呈现参保率、赔付率偏低等问题,基于此,当前“惠民保”在更新迭代的过程中主要通过降低免赔额和提升保障责任等手段优化客户的承保体验。

总体来看,“惠民保”作为定制型补充医疗保险产品,其定位是在基本医保和大病保险报销后提供补充保障,主要目的是减轻居民的高额医疗费用负担。与一般商业保险比,对被保险人的年龄、职业均无限制、健康条件也要求更宽容。可为部分年龄偏大或收入偏低、无力购买商业保险的人群提供医保外的部分基本保障。

不过,这并不意味着“惠民保”可完全覆盖重疾风险。分析人士指出,从保障范围来看,“惠民保”大部分产品医保范围内医疗费用报销比例普遍在70%-80%,且累计免赔额多集中在1万元至2万元区间,存在保障缺口。同时,从增值服务来看,“惠民保”并不提供住院津贴,无法提供“百万医疗”等短期健康险产品对于医疗费用外的误工损失、食宿费用、外地就医旅费等的收入补偿。因此,存在更高保障需求的人群仍需商保参与提供全面保障、补足补全。

具体来看,个人投保角度而言,标体优先建议百万医疗险,非标体、高龄群体选择“惠民保”。百万医疗险保障较“惠民保”产品保障更为全面,理赔门槛更低,且长期百万医疗含保证续保条款,目前不少公司推出20年保证续保产品,长期续保有保障,更适合大众群体投保。“惠民保”对投保人群限制门槛低且保费较低,适合职业、年龄、身体状况及既往病史不满足百万医疗险的人群。

上一篇:海昌海洋公园(02255):王黎民获委任为高级副总裁 下一篇:最后一页
x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