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7日,湖北省总工会发出通报,对2022年度湖北省女职工建功立业先进集体和个人给予表彰,由长江委二级工会申报,长江工会组织推荐的长江科学院工程技术及新材料研发推广应用攻坚小组、网络与信息中心《人民长江》《水利水电快报》编辑部编辑二室(《水利水电快报》编辑部)两个单位荣获2022年度湖北省女职工建功立业标兵岗荣誉称号;彭恋(水文局高级工程师)和游中琼(长江设计集团公司正高级工程师)两名职工荣获2022年度湖北省女职工建功立业标兵荣誉称号。
湖北省女职工建功立业标兵
【资料图】
彭恋,2013年7月从华中农业大学环境工程专业毕业,来到长江委水文中游局工作,2022年1月正式调入长江流域水质监测中心,先后获得“全国水利技术能手”“湖北省技术能手”“长江水利委员会技术能手”“长江委青年岗位能手”等称号。她用自己的不懈努力赢得了诸多荣誉,为长江水文工作作出了自己的贡献,践行着长江水文人对长江绿色发展的承诺。
作为一名水质一线青年职工,“想干愿干积极干、能干会干善于干”在彭恋身上得到充分体现。她进取意识强,立足岗位,勤学苦钻,业务能力过硬;创新意识强,通过推广应用新仪器设备、组织开展技术创新,提高基层工作效率和成果质量,大大减轻基层水质职工的劳动强度;传技意识强,注重技术交流和成果转化。
专业立身,脚踏实地
自2013年参加工作以来,彭恋一直奋战在水环境监测分析第一线,在各级各类劳动和技能竞赛中不断成长。2013年、2019年,在长江委职业技能竞赛中均取得个人综合成绩第一名和单项第一名;2019年,在全国引领性劳动和技能竞赛---长江经济带“助推绿色发展 建设美丽长江”监测技能竞赛中,获得团体第一名,个人第三名。
着眼发展,坚持创新
重视新仪器新技术应用,推进基层监测现代化。彭恋认为实验仪器是水质监测工作必不可少的“工作伙伴”,在日常工作中思路开阔,勤于思考,重视新仪器新技术革新。在彭恋的主持和参与下,气相分子吸收光谱法测定高锰酸盐指数、酶标仪微量比色法、高通量测序鉴定水华优势种等先进仪器在基层水环境监测工作中得到推广应用。参与完成的《水质 高锰酸盐指数的测定 气相分子吸收光谱法》(T/CHES 26-2019)成功申报团体标准;参与组织完成的《酶标仪微量比色法创新与实践》项目获得2021年长江委青年“创新创效创优”竞赛“技术创新类”二等奖;高通量测序技术在2021年汉江流域“水华”应急监测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监测成果获得水利部及长江委领导的高度肯定。
组织开展技术创新,取得多项重要成果。彭恋参与组织完成的《基于河湖长制管理的洞庭湖区水生态环境现状调查内容》研究项目,获得2020年长江水利委员会青年科学技术奖一等奖;《流域突发性水污染应急监测体系构建及应用》研究项目,获得2021年度水文局科学技术奖一等奖;《水质监测现代化采样技术及应用》研究项目,获得2021年度水文局科学技术奖一等奖;参与完成“水质监测数据管理系统(PC端)”和“水质监测数据整编系统”的建设,均获得由国家版权局颁发的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登记证书。
心系水安全,勇当逆行者
2021年1月,汉江中下游发生水华,长江委水文局立即启动应急监测预案。彭恋作为技术骨干,第一时间出发前往现场进行调查取样,从1月23日起连续应急监测16天,彭恋项目负责人克服疲惫,加班加点,白天采样监测,晚上汇总资料,期间共编制上报应急监测简报14份,应急监测调查分析报告3份。有效地对“水华”发展态势进行了监控,有力支撑了流域生态应急调度,保障了流域饮用水安全。获得水利部2022年水旱灾害防御重点任务个人嘉奖。
2020年初,湖北武汉爆发新冠疫情,为协同做好武汉市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汉江水环境安全保障风险防控,彭恋在服从疫情防控大局前提下,闻令而动,逆向而行,克服重重困难,与中游局的同事一道在最短时间内完成监测方案制定、仪器调试、试剂准备、车辆安排、采样器具消杀准备等工作,为全力保障流域水质安全贡献了水文人的力量,受到了长江委和水利部高度认可和赞誉。
参加工作8年来,彭恋几乎把水环境监测分析室里所有的工作岗位都干过一遍。“交办的事情不打折扣,百分之百做好,才能真正尽到保护长江母亲河的职责。”这句话被彭恋常挂在嘴边。作为水质岗位的一员,她也将和千千万万的水文“尖兵”一样,继续守望长江、保护长江。
来源:长江水利网、长江水文网
编辑:郑力
责任编辑:熊莹